Image via RNID
銀杏葉萃取物
提到銀杏,第一個聯想到的可能是有助改善健忘、失智症狀;但其實對於末梢血液循環障礙所引起的各種問題,使用銀杏葉萃取物都能達到顯著改善。提到血液循環出問題,人們會立刻聯想到發生在心臟、大腦血管,但其實體內每個器官組織都需要維持血流通暢才能正常運作,一旦缺血,就會出現各種功能問題,常見的症狀包括下肢循環不良造成不良於行、陰莖充血不足影響勃起功能、耳朵內的微細循環不良導致聽力障礙或眩暈⋯⋯等,除了針對症狀治療,如何改善末梢血液循環更是長期努力的目標。
而隨著萃取技術發展,1980年全球最大植物製劑藥廠,德國威瑪舒培博士藥廠成功推出銀杏葉萃取物EGb761 ,成為改善末梢血液循環病症時的治療首選,且臨床應用範圍也愈來愈廣泛,至今已有超過660篇相關醫學研究報告,能改善絕大多數與末梢血液循環有關的症狀,同時也是榮總、台大、三總等國內大型醫學中心之常備處方用藥。
研究顯示,銀杏葉中的有效成分能作用於血管平滑肌,可使血管擴張,促進動脈血液灌流,改善血管通透性,增進靜脈血液循環,具有抑制血小板凝聚,防止血栓形成的功效,同時能抗氧化及清除自由基,防止自由基所誘發的血管病變,強化血管壁,增加血管彈性。
改善聽損、耳鳴、眩暈
耳內的微細循環是人體非常複雜而獨特的系統,台北榮總耳鼻喉部耳科主治醫師黃啟原表示,內耳血流只有單一來源,而身體其他部位血液供應通常不只一個管道,相對之下,特別容易因局部循環不良、缺血,造成聽力受損、耳鳴、眩暈等症狀。
以耳科急症「突發性耳聾」來說,患者沒有明顯因素(如外傷)卻聽力突然受損,推測可能因短期循環不良造成內耳急速缺血狀態,因此又有人稱為「耳中風」。黃啟原表示,這類患者如果年紀較大,同時合併有高血壓、高血脂及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時,他們的末梢循環本來就不好,癒後情況也比較不理想。但臨床上也不乏年輕病例,黃啟原發現,此類患者在病發前可能有過勞現象,但沒有任何跡象就突然發病的狀況也很常見。像是才30幾歲的年輕人,因為負責重要活動規畫,連續幾天沒日沒夜的趕企畫案,出現一邊耳朵突發性耳聾的症狀,幸好患者警覺性高,講手機時發現一邊聽不見,即迅速就醫治療,經醫師診斷排除感染因素,在緊急治療後,為了繼續幫助患者恢復聽力,黃啟原讓患者服用循利寧 3個月,聽力狀況逐漸恢復達70%。
Image by R.
黃啟原強調,突發性耳聾最好能掌握前10天的治療黃金期,如果拖1、2個月才治療,恢復的機率比較低,因為神經本來恢復力就不好,如果缺血太久當然更糟。但麻煩的是,患者常常是單側耳朵出狀況,未必能即時警覺立刻就醫,很多人是接電話時才發現一側耳朵怪怪的,聽不清楚話筒傳來的聲音。所以黃啟原提醒,如果覺得耳朵好像有種被悶住的感覺,或耳內有雜音,應該就醫診斷,以免延誤治療。耳鳴有7、8成是高頻聽力退化引起,病人可能還沒感覺到聽力受損,就先感受到耳鳴的惱人,這時使用銀杏葉萃取物改善末梢循環也會有幫助。
而若是眩暈,因為症狀明顯,患者多半會立刻到醫院報到,此時要先排除其他病因——如中風、心血管疾病等,確定是內耳問題造成的,再針對症狀治療。根據黃啟原的臨床經驗發現,很多病人是因為局部循環不好才導致眩暈,患者以中老年人較常見。但急性眩暈(如前庭神經炎)就未必是老年人才會得,發生年齡從30歲到50歲都有可能,常發生在季節轉變時,和感冒流行期很接近,而且不少病人在發病前有類似感冒的症狀,因此被認為和病毒感染有關。黃啟原表示,確實有某些病毒容易攻擊主掌平衡、聽覺的神經,若能確認是病毒作祟 (例如帶狀疱疹) 就會以抗病毒藥物治療,但通常找不到特定的病毒,在急性期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的效果也不顯著,因此目前還是以協助神經修復的角度來治療,以抑制發炎、改善局部循環的藥物治療。
對於突發性耳聾、眩暈患者的中長期治療,有助改善末梢循環的銀杏葉萃取物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黃啟原表示中長期治療約需2~3個月,有時長達半年,視患者恢復的狀況而定。但聽力受損後,很難百分之百恢復。對許多中高齡患者來說,可能原本聽力就已經衰退,單側又因急速缺血而更糟,即使經過2、3個月甚至半年的治療,也可能只恢復到50~70%,但好消息是,使用銀杏葉萃取物可改善恢復程度,同時另一隻耳朵的聽力也有機會獲得改善。2001年Dr. Martin在《歐洲耳鼻喉科》(Eur Arch Otorhinolaryngol 2001,258:213-9)發表的一項小型研究中,將106位原發性突聾門診病人,隨機分為兩組,一組每天服用銀杏葉萃取物EGb761 240mg,1組每天服用EGb761 120mg,治療8週後,2組病患皆有改善,而高劑量更可加快和確保病患完全康復。
此外,黃啟原也強調,年紀不大、較早治療、沒有合併眩暈的患者,聽力復原狀況會比較理想。而眩暈患者的恢復力也與年齡有關,年輕人約2週就慢慢復原,但老年人就可能要1、2個月才行。黃啟原表示,聽覺神經比較脆弱,有時只能恢復3成,但平衡還有其他系統如大腦、視覺、肌肉本體感覺等功能可以協助,因此恢復狀況比較理想。「急性眩暈和突發性耳聾其實在某一方面很像」黃啟原觀察發現,這類病人也常有肩頸痠痛症狀,因肌肉僵硬導致局部血液循環不良,而耳朵的血管也需經過肩頸部位,因此當使用銀杏葉萃取物改善局部循環後,患者會反應不但聽力、眩暈問題得到改善,肩頸痠痛症狀也隨之好轉;此外,容易手腳冰冷的女性患者也常反應手腳比較不怕冷。這些現象也說明銀杏葉萃取物能全面改善末梢循環障礙引起的各種症狀。
眩暈可能再度復發,例如比較勞累或失眠的時候,但症狀不會像第一次發作時那麼嚴重,所以也有長期服用較低劑量銀杏葉萃取物預防復發的建議。
下肢循環好 健步不跛行
血管及神經病變是糖尿病患常見的併發症,進而容易出現下肢循環、視力及性功能等方面的障礙。泰安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林宜賢表示,糖尿病患凝血機制較差,容易出現凝血現象、血管通透性差,再加上地心引力作用讓下肢血液循環更不好,若再合併有高血脂、高血壓,更可能發生血管堵塞危機。因此,糖尿病人有時會覺得下肢痠、痛、麻、冷、抽筋等症狀,診斷時除了透過視診、血管脈搏觸診外,可參考上下肢血壓比值(Ankle – Brachial Index : ABI) ABI值若小於0.9,就有下肢動脈阻塞的可能,數值愈低表示患者動脈硬化阻塞愈嚴重,必要時可安排血管攝影及核磁共振攝影等進一步的檢查。
除了積極控制血糖、血壓、血脂等健康指標外,臨床經驗顯示,患者使用銀杏葉萃取物後,走路時腫、痛等不舒服的感覺逐漸好轉,而除了主觀的自覺症狀,客觀的ABI值也有進步。林宜賢門診病人中有一位從事導遊工作,經常國內外走透透,下肢痠痛症狀造成很大的困擾,檢查發現ABI值0.7,服用銀杏葉萃取物3個月後,症狀即大幅改善。除了糖尿病人,高血壓、吸菸、缺乏運動的人,也是發生下肢循環障礙的高危險群,服用銀杏葉萃取物同樣能有效改善。其症狀從最輕微的發冷、痠麻,到間歇性跛行、休息時疼痛,甚至嚴重到壞死、潰瘍必須截肢;而值得注意的是,這類患者通常會合併心臟冠狀動脈、大腦血管及腎動脈的病變。
血路活絡 重振雄風
令林宜賢最驚訝的是,糖尿病患使用銀杏葉萃取物後居然克服了性功能障礙。糖尿病會導致性功能障礙的原因是因為神經和血管的病變所造成,由於血管充血不足造成陰莖勃起困難。報告指出,糖尿病患者發生性功能障礙的比率非常高,從25~75%不等,林宜賢認為,臨床上有性功能障礙的糖尿病患為數不少,只是患者有時不好意思說。
林宜賢表示,門診中30~50歲的患者其實很介意性功能問題,和其他糖尿病併發症相比,性功能問題也許不會致命,卻對患者生活造成很大的影響,但過去醫師只能建議患者多運動,控制血糖,沒有更好的治療方法。「雖然藥物治療可以穩住偏高的血糖,性功能卻不會因此而恢復正常,而服用藍色小丸子之類的藥物會有幫助,但只是暫時性的作用,而銀杏葉萃取物能真正改善末梢血液循環問題。」林宜賢想到銀杏葉萃取物的抗氧化及血管擴張作用,認為對糖尿病患因血管和神經病變引起的性功能障礙,應該會有幫助,因此他讓為性事煩惱的門診患者服用銀杏葉萃取物,結果患者在第一個月回診時就反應效果很好。
「糖尿病患一系列的併發症都和血液循環問題有關,而銀杏在這方面的功效值得期待。」因此林宜賢在治療時會視患者需求合併使用銀杏葉萃取物。例如在視力障礙方面,對於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及白內障,也陸續有報告肯定銀杏葉萃取物的治療成效,但林宜賢也強調使用不當可能造成前房或視網膜出血,尤其是合併使用抗血小板凝集功能藥物(如阿斯匹靈) 時要特別注意。
醫師把關 安全有保障
對於長期、甚至以預防末梢循環不良的角度使用銀杏葉萃取物,黃啟原並不反對,但建議最好在醫師的把關下,每半年做1次血液檢查,若有手術需求前則應評估是否需停藥,以保障用藥安全。
Source / 常春月刊
Rebecca Review ☍ 蕾貝嘉心得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