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家族似乎有耳朵不好的遺傳基因,這個事實讓家族成員被迫瞭解聽不見的痛苦,與對於聽力輔具,及助聽器產品的瞭解。聽力損失目前在醫學上沒有治癒方法,不論是吃藥,開刀,都無法讓喪失的聽覺回來。但謝謝人類的智慧與高科技,讓聽力損失的人能夠依賴先近的專業醫療輔具,聽力儀器,助聽器,來幫助聽力復健,重新聽到聲音。
我的爺爺,阿奶,父親,都帶助聽器,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很多金錢來應付聽力的問題。並且收集了大量有價值的資訊。
我們家族似乎有耳朵不好的遺傳基因,這個事實讓家族成員被迫瞭解聽不見的痛苦,與對於聽力輔具,及助聽器產品的瞭解。聽力損失目前在醫學上沒有治癒方法,不論是吃藥,開刀,都無法讓喪失的聽覺回來。但謝謝人類的智慧與高科技,讓聽力損失的人能夠依賴先近的專業醫療輔具,聽力儀器,助聽器,來幫助聽力復健,重新聽到聲音。
我的爺爺,阿奶,父親,都帶助聽器,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很多金錢來應付聽力的問題。並且收集了大量有價值的資訊。
助聽器跟其他消費性電子用品一樣,不斷的再進化。
從1990年代丹麥某知名助聽器製造商研發了第一款數位式助聽器之後,助聽器的世界就此從類比(Analog)進化為數位(Digital)
類比式助聽器就如同一個簡單的擴大器,將聲音收進助聽器裡,透過擴大器,再從助聽器放出來到使用者的耳朵。
有戴助聽器的人一定都知道,助聽器大概每半年,最多一年要做一次例行的清潔保養。我買助聽器的巨泉助聽器提供的助聽器清潔保養是終身免費的,當時聽到終身免費我也覺得很訝異,但巨泉提供的服務似乎真的是這樣。
另外對我來說很方便的是,巨泉提供的保養及維修是可以立刻處理的,所以隨時去可以隨時保養,等個10-15分鐘左右就好了。如果保養檢查發現助聽器聲音有點不夠完美,工程師也會幫你檢查原因,或換換內部線路,通常問題都可以解決,這樣助聽器的壽命也可延長,畢竟助聽器很貴。
媽媽這星期終於配好助聽器了。
星期一晚上我開車接媽媽回台中,在車上,媽媽重覆著話題,說她終於找到好醫生,配了一個適合的助聽器,雖然我也聽過很多次了,這次我才發覺這件事對媽媽的重要性。
年長的男士通常很愛面子,因為習慣於擔任權威的一方,擔負著重責大任,維持家中生計。所以個性上常常是擇善固執的,也因此較不易承認失誤,對於新事物的接受度也相對較低,這是我的家族中普遍年長男性的個性取向,除了我父親。
可能受到教育與文化環境的影響,我們全家人在我爺與阿奶和父親都還未發生聽力損失配戴助聽器之前,大概就有”聽不見的人們戴助聽器 “這樣的認知,這想法怎麼來的我已經不記得了。雖是這樣,但當初次要說服爺戴助聽器的時候還是花了一番功夫。不過很慶幸我們說服成功,爺滿早就開始戴助聽器,延緩聽力老化的速度,反應也在時時有聲音刺激之下,不至反應遲緩,在同年齡的長者中,還算是較為機靈的。
爺年輕時工作地方的老同事,邵伯跟爺一樣,聽力退化了,但他嫌自己手笨,怕麻煩,不想勞煩孩子們,不捨他們花錢。所以爺每次叫他去配助聽器,他總是推托。像邵伯這樣的長者思維,在我接觸到的長者中是很常見的,總是為家族晚輩著想,能省則省,犧牲掉自己的生活品質。有次邵伯來家中找爺,我感覺他對聽話交談的反應,明顯的較我上一次看到他,遲緩了些。
在聽覺這件事上,主觀感受對於聽力輔具使用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即使聽力專家說得再怎麼動聽,使用者聽起來的音質不好,就是不好。
之前在奇摩知識家看到一位聽力輔具/助聽器使用者提到,"聽力師的是是專業意見,並不等於使用者的本身經驗參考。" 身為聽力產業相關工作人員,這個洞察是很關鍵的。雖然身為專業,但聽的見和聽不見的人在生活方式,生活習慣,及偏好是不同的。即使專業給與的經驗非常合理,但常常放到臨床選配上不能成立。
助聽器的先進讓我大吃一驚!在帶我的摩登奶奶去配助聽器之前,我根本不知道助聽器是什麼。在奶奶過了80歲生日之後,我們都發現奶奶的聽力一天不如一天,電視要開很大聲,電話鈴聲總是聽不見,我們叫她也常常不理會,聊天越來越發現是吼著聊的。奶奶既摩登又愛漂亮,很抗拒讓別人知道她帶著助聽器這件事,於是我跟奶奶打勾勾,一定幫她找到最隱形音質自然的助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