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耳配戴示範嬰兒

 

人工耳蝸,亦稱為「人工電子耳」,是一種植入式聽覺輔助設備,其功能是使重度失聰的病人(聾人)產生一定的聲音知覺。與助聽器等其它類型的聽覺輔助設備不同,人工耳蝸的工作原理不是放大聲音,而是位於耳蝸內、功能尚完好的聽神經施加脈衝電刺激。大多數人工耳蝸設備由植入部分和體外部分組成。體外部分由麥克風語音處理器以及用於向植入部分發送指令的信號發射器組成。

 

人工耳蝸 1 

 

兒童人工電子耳 1

人工耳蝸 1

人工電子耳人工耳蝸

 

 雖然當前的人工耳蝸技術並不能完全恢復或重建正常聽覺,但是它能夠在一定條件下有效地幫助聾人聽見環境聲響,以及聽懂語音對話。實現以上目標的一個重要環節是植入人工耳蝸後的訓練。目前全世界佩戴人工耳蝸的病人數目已達十萬(參照密西根大學的科研人員[1]),其中半數為兒童;半數為成年人。人工耳蝸的佩帶者絕大多數在已開發國家,主要原因是這種裝置及其植入手術和術後治療的昂貴開銷。例如,墨西哥到2000年為止只有55起人工耳蝸植入(Berruecos 2000)。

 

人工電子耳示意圖

 

從社會角度來說,人工耳蝸技術的出現再度引發了一個世紀之久的聾人社群醫療專業人士之間的對立關係的爭辯。一方面,聽力師、語言治療師、外科醫師、語後失聰的聾人以及耳聾兒童的父母等社群廣泛接受了人工耳蝸;另一方面,該療法在聾兒的應用也遭到了聾人社群的強烈反對。

 

pure-audiology-pp

arrow
arrow

    Rebecca 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