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聽器的兩三事:我的助聽器經驗  

我們家族似乎有耳朵不好的遺傳基因,這個事實讓家族成員被迫瞭解聽不見的痛苦,與對於聽力輔具,及助聽器產品的瞭解。聽力損失目前在醫學上沒有治癒方法,不論是吃藥,開刀,都無法讓喪失的聽覺回來。但謝謝人類的智慧與高科技,讓聽力損失的人能夠依賴先近的專業醫療輔具,聽力儀器,助聽器,來幫助聽力復健,重新聽到聲音。

我的爺爺,阿奶,父親,都帶助聽器,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很多金錢來應付聽力的問題。並且收集了大量有價值的資訊。

在家族成員有聽力問題之前,我對耳朵,聽覺,及助聽產業相當陌生。這對一般人來說是一個很專業又很偏窄的產業,所以一開始,我花了很多時間蒐集資料,想讓家人得到最好的助聽器幫助。26歲之前我與家人住過台灣,上海,和洛杉磯,在這中間因為學業搬到舊金山,與爺和阿奶在同一個城市生活,並就近照顧。幾年前,我們搬回台灣及上海往返居住。爺爺的耳朵退休後開始漸漸出現問題,遭遇了美尼爾氏症和內耳疾病,聽力也受到損害。我第一次理解到,原來喪失聽覺對一個人的生活與心理狀態有如此大的影響。

爺爺退休前是外交官,意氣風發,驕傲的不得了,老感覺自己帥到壓不住,開始發現聽不見,他減少很多社交,少與朋友們喝茶聊天,也不再與阿奶上教堂與讀經聚會。他厭惡別人同情的眼光,以及別人為了要與他交談,必須不斷大聲的重複每一句話的費力辛苦。他討厭看醫生,害怕打針,討厭麻煩,覺得戴助聽器有損尊嚴,除了接受耳鼻喉科醫師治療耳朵疾病與美尼爾氏症之外,他對於戴助聽器持抗拒與消極的態度,完全不想面對。

於是,看書讀報,與阿奶和我筆談,偶而給家族朋友寫寫信,成為他日常生活做的幾件事。也因為封閉,他對任何事的反應越來越慢,越來越懶得溝通,個性變得憂鬱,時常發呆。我不想接受他的封閉與退化,所以在心裡暗暗下了決心,不論我接下來要做的,會讓爺多麼不想面對---拉他去做治療,針灸,按摩,運動,吃健康的食物,和配戴助聽器,無論如何也要復興他的聽覺,我拒絕畏懼,因為我們有很多愛,無條件支持彼此。

要長者調整他的生活習慣,這種改變是巨大的,我們陪他學習如何以全新的方式溝通,也學會如何利用助聽器這種高科技產物,幫助他們消除寧靜卻與世隔離的折磨,憑著堅定與感謝,改變上帝給我們的考驗。然而,只靠家人努力並無法讓喪失的聽力獲得改善,我們需要實質的幫助---專業,能夠信賴的,頂級的醫療服務。我知道,如果想找到最好的服務,必須先做功課,瞭解一切。我研究一切關於耳朵的事,人怎麼聽見,造成耳朵生病與聽不見,聽不見的人要怎麼尋求幫助幫助才算正確,我詢問不認識卻有相同遭遇的人,問他們怎麼渡過,試圖幫助我摯愛家人遠離耳疾與聽損的痛苦。

Step One. 找醫生先把耳朵疾病治好,良好的耳朵狀態才能選配助聽器

如果耳朵因為疾病流濃流水,或因為內耳疾病的暈眩,耳朵在不健康的情況下,很難配到適合的助聽器。因此唯有讓耳朵疾病先獲治療,控制在良好的狀態下,再開始選配助聽器。耳朵疾病可以靠藥物或手術改善,但聽力損失 / 聽力障礙截至目前為止,仍無法藉由藥物及手術來痊愈,是不可逆的。要改善此種狀況的困擾,唯一的解決方法,是借助聽力輔具,配合聽力復健,語言治療,讓聽覺狀態獲得改善。所以首先請尋求耳鼻喉科醫師協助耳朵疾病的治療,如中耳炎,美尼爾式症,內耳不平衡,暈眩症,耳鳴,歐氏管堵塞,耳朵流水等。很感謝幫助過我們的醫療專業人員,我們受到很完整的專業醫療協助。當然,在美國你必須先有完善的保險,才能獲得完善的醫療照護。

 

Step Two. 接受聽力檢測

在醫院可以接受聽力檢查,但我的經驗是,如果是為了配助聽器而做的聽力檢查,助聽器中心的聽力檢查設備與環境會比醫院的更加專業,在美國這樣的情況比較少見,但在台灣,我去過的醫院聽檢環境與設備,並不如助聽器公司/ 聽力保健中的來得專業及準確。

拿我自己的經驗來說,去年我發現自己有暈眩的問題,我找上對暈眩症學有專精的楊怡祥醫師。與他看過門診,我必須預約聽力檢查,釐清造成暈眩的主因(檢查結果證實我的暈眩來自頸椎病,而非耳朵)檢查預約在一週後,檢查室就在一樓耳鼻喉科門診的隔壁,我必須說,我尊敬楊醫師的專業,但另一方面,我卻對護士的專業態度難以苟同。檢查的那天,我做了眼振檢查,純音聽力檢查,跟另一個我忘記名稱的檢查。眼陣檢查頗為累人,你必須要盯著一個機器上平行移動的小紅點不斷跟著他移動的腳步盯著看,護士嚴肅認真的告知,請盯著紅小點看,他移動到哪,你看到哪,但你不能眨眼。 說實話,我第一次體會,能夠眨眼的自由是多麼可貴。

助聽器的兩三事:我的助聽器經驗  

題外話

小小的提及一點我在國外並未領教的台灣醫師文化。回台灣後,爺與阿奶曾到台大與馬偕進行耳疾治療與聽力檢查等。其中有件令我印象深刻的小事。有次一位台大醫生在為爺爺做完聽力檢查告訴他他的聽力有問題,需要配助聽器,並直接建議爺爺到某家特定聽力保健中心選配助聽器。

爺回答,“我已在某家選配過助聽器,用得很合適,所以不需要。”醫生問,“你哪一家配的?” 爺說, “ 巨泉助聽器。” 醫生說,” 你到我推薦你那試試“ 醫生接著說。

”我在巨泉配的助聽器滿好,暫時不需要換到別家去買,“ 爺直說。醫生接著說,”你幹嘛這麼幫他們講話,你是他們股東啊?“ 爺聽完醫生的話,有點動氣,耐著脾氣說著,”醫生,我不是他們股東,我已經配助聽器了,聽的很好,現在不需要去你推薦的那家叫什麼的聽力保健中心配助聽器。但是,就算我是巨泉助聽器的股東又怎麼樣,你身為醫師不該要病人去哪一家配,這是患者自主的權利!“

從此之後,我們再也沒去台大看過病。只是一直令我不解的事,醫生這麼熱心推薦那家公司,該不會是因為醫師本人才是那間某聽力保健中心的大股東,或是能夠獲德什麼利益,不然身為醫師如此專業的形象,為何要大力推薦特定助聽器廠商,要病患前去購買呢?

關於這個道理我日後才慢慢瞭解。

助聽器的兩三事:我的助聽器經驗 

在我做眼振檢查的同時,同一個檢查空間裡,有另一位長者病患正在做純音聽力檢查。要說那聽力檢查的隔音室似乎太過恭維:一個像電話亭大小的木板隔間,裡頭空間正好只擺得下 一張椅子,一種只有在廉價喜宴才見得到的生鏽鐵腳椅子,和一付看似使用多年的表面已經脫了皮的全罩式耳機(護士有用酒精擦過),連轉動上半身都會碰到木板牆的狹小空間,如果有幽閉恐懼症的人應該會有些害怕吧。做純音檢查的同時,我帶上不貼合耳朵的全罩式耳機,開始進行測驗。檢查當中,我能聽到儀器發出不同頻道的訊號聲,在此同時也能清楚的聽到護士的聊天話語,以聽到他們向長者病患說明眼振檢查不能眨眼的嚴肅說明(並且還有護士遭遇長者病患不小心眨眼多次而產生的疾言,“先生你這樣一直眨眼檢查會不准,你忍耐一下。”)

以上故事要表達的只是,我與我的家人感受到,如果想獲得專業助聽器選配,到助聽器中心 / 聽力保健中心做聽力檢測,比較專門,並且免費。

我帶爺與阿奶到助聽器中心做的聽力檢查待遇比起醫院的好得多,好的部份包括,硬體,軟體,人員素質,果然我們仍必須感謝自己生活在資本主義導向的社會裡,才能接受如此專業的服務。於是我們開始前往助聽器公司,張羅家人選配助聽器的事。考慮到地利之便,在台灣我們先後求助過代理Oticon的科林聽力保健中心,Widex美樂迪助聽器公司,以及代理GN ReSound的巨泉助聽器。這三個品牌都來自丹麥,如果對聽力產業稍有了解,應該都知道丹麥是領導助聽器脈動的開創者與創新者,提供音質自然功能先進的產品。為了找到值得信賴,服務品質穩固的助聽器中心,著實花了我們一點時間。在這裡必須很抱歉但誠實的說,我們買過一次Oticon,美樂迪僅進去探問,再沒去過。就在我們有點灰心的同時,因為朋友介紹,我們很幸運的找到代理丹麥瑞聲達助聽器的巨泉助聽器,解決家族成員及家人朋友的聽覺問題,一試成主顧,直至今日都沒想過要換別家。

 

助聽器的兩三事:我的助聽器經驗

 

先說明是什麼讓我們從科林,與美樂迪轉向巨泉的過程與原因。從我與我的家人找過很多家助聽器中心的經驗來看,助聽器產業屬於專業醫療服務,需要臨床經驗豐富的專業選配,優良且價格合理的產品與企業良心,用專業耐心的服務讓消費者產生信賴感,替消費者選出最適合他的產品。若助聽器公司/聽力中心在幫你做完聽力檢查之後只是一味推銷高單價的助聽器,你若不接受就提出某種方案的打折優惠或送一堆贈品這樣的方式來推銷助聽器,這樣有可能選配到不適合自己的助聽器。並且從這樣的過程中可以看出一個公司的企業文化。而聽力師及選配師除了拿出專業,更應該表現出耐心與同理心,讓消費者感受到他的問題就如你切身的問題一般的想幫他解決。

助聽器的兩三事:我的助聽器經驗

 

助聽器的兩三事:我的助聽器經驗

 

專業服務 Professional Service

除了巨泉之外,先前去過的助聽器中心,我們感受到服務我們的聽力師年紀都很輕,熱誠親切但經驗不足,聽力學理豐富,但在選配助聽器上經驗似乎不足:專業人員應該要能瞭解使用者聽覺的需求,以最短時間找出解決之道,瞭解如何調整助聽器以改善使用者聆聽的缺失。如果因為聽力師的經驗尚少,得反覆用電腦選配調整助聽器很多次,聲音才勉強到位,如果需要常常往返調整又調不到位,長久下來對年紀較長的長輩來說是辛苦的,這也是我身為陪伴家屬一個很在意的點。

還有選配人員的同理心與耐心也相當重要。像爺爺因為年紀大,常在選配人員教導過助聽器使用方法後還是忘記,因為不正確的使用造成戴了還是聽不好,脾氣不好,回助聽器公司而對是否能對聽損者的狀況感同身受,了解需求。

 

產品 Products

各家的助聽器價格歧異,無法透明化,往往令選配者很困擾,關於助聽器的價格可以參考另一篇文章 New!調查報告 ⫼ 助聽器的價格範圍。 

助聽器並不是一次買斷的商品,很多人覺得助聽器好貴,其實它的昂貴包含了售後的永久免費清潔保養,調整助聽器等長期的售後服務這些人力成本以及時間。助聽器選配後因聽力有所變化,需回助聽器公司微調; 助聽器也會因為空氣潮濕,產生受潮,讓聲音品質降低的狀況,這些都需要靠完善的售後服務解決。

在選擇助聽器公司上,可多比較幾家,在選配過程中可以詢問售後服務的提供狀況,並在交談的過程中了解人員的專業度跟耐心,因為有的公司雖然說提供售後服務,但當你多去調幾次或拿回保養維修有問題無法解決,就會建議你再配新的助聽器,即使你選配的時間並不長。所以透過接觸與交談可以了解公司人員的服務態度與企業文化,這樣比較不會在花費高額費用購買助聽器後,在面臨需要售後服務時受氣。

之前走訪過一家助聽器中心,買完助聽器後有次帶回調整,對方說必須付費。調整屬於售後服務,應該是包含在購買助聽器的費用裡,不該另外按次付費。對方表示調整三日內,如果聽起來不適切,可帶回重調不在收費。倘若超過三日後,若再須調整,則必須再次收費。這應該是公司基於利益考量所定下的得遊戲規則,卻不符合選配助聽器中心該有的基本服務原則。並且,針對服務導向,和消費者洞察及永續經營的長遠角度來看,這也不是一個好的做法,容易造成消費者對品牌忠誠度的喪失。但幸運的事,雖然我們改變不了商業制度,但我們可以換助聽器公司,換選不同的助聽器品牌 ; 這是消費者最大的權力,也是對品牌證言最有力的發聲。

 

助聽器真的能改善生活

聽得舒服,聽得好,對聽損者來說是一件夢寐以求的事,為了家人,若花一筆錢能找到真正適合的助聽器,雖然價格不便宜,但能符合需求,提高生活品質,助聽器公司本身也提供很專業親切的售後服務,我非常願意,畢竟是切身需要並且是每天要配戴的東西。

 

 

 

 

 

 Images via Tumblr.

arrow
arrow

    Rebecca 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3) 人氣()